假如欧洲鱼腩给国足“补课”:冰岛双语教学学不来_体育_腾讯网
前天,欧洲杯预选赛落下帷幕。除了荷兰队无缘决赛圈外,最令人震惊的,莫过于抽签时被分在第五档的冰岛、尼亚、北爱尔兰队,首度获得出线权。这是什么概念?大致相当于亚洲的新加坡、缅甸、马尔代夫,纷纷勇闯世预赛十二强。
孔老夫子说得好,三人行必有我师,何况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欧洲足球,配当中国足球老师的,更是一抓一大把。若说德国、西班牙档次太高端,想学也学不来的话,或许那些前“鱼腩”们,可以给国足上上课,教教怎样才能咸鱼翻身。哦,还有英格兰同学手举得这么高,作为“欧洲中国队”,你也有话要说?
冰岛——双语教学课
冰岛全国人口不过33万,还没有咱们一个县人多,却能力压荷兰,抢到了一张欧洲杯入场券。再想想中国13亿人口……算了算了,这种话嚼多了牙疼。
总而言之呢,冰岛队之所以创造奇迹,有赖于足球普及工作极其扎实,另一大秘笈,则有赖于该队的双主帅制——由瑞典人拉格和冰岛人哈尔格里姆松联合执教。拉格贝克曾和索德伯格共同执教过瑞典国家队,如今去了冰岛,换个搭档,依旧出双入对,成绩依旧相当喜人。
中国男足也憧憬过双语教学,可惜总是容易变味。之前喜欢给外教硬塞上中国教练组,结果屡屡上演宫斗戏。之后卡、佩兰来了,带着自己团队,又开始上演一言堂,变成纯西班牙语、法语教学。据传眼下这支国足,大到球员选拔,小到出机场走不走贵宾通道、酒店提供的茶点品种,都由佩兰一个人说了算。不管传言靠不靠谱,中方人员基本靠边站却像是真的,比如这届国足领队刘殿秋,偶尔上新闻露回脸,内容也不过给国脚们做饭之类的花絮。
足球本来就难搞,咱们国情又那么复杂,中方教练哪怕大忙帮不上,做些提醒和沟通工作,也是极有必要的。国足不妨多向冰岛队取取经,打听下人家的双主帅,是如何配合无间的。
阿尔巴尼亚——地理课
阿尔巴尼亚人口300万出头,比冰岛多些,却是欧洲最贫困、失业率最高的国家,人均收入赶不上中国。可就是这么个又小又穷的地方,欧洲杯预选赛,人家居然出线了。
在这里要介绍下地理知识。阿尔巴尼亚临近意大利,两国只隔了个阿德里亚海,比从山东到韩国还近。阿尔巴尼亚国内联赛水平不行,但他们懂得借鸡下蛋的道理,不仅主教练来自于意大利,主力球员之中,也有六七名效力过意甲、意乙等联赛。
由于钱多活少离家近,绝大多数中国球员都喜欢在窝着。偶尔有几个敢于出去闯荡的,还容易招致不自量力、去了也是守饮水机之类的嘲讽,其实世界这么大,球员有条件的话,真应该多出去转转。韩日足球若非大批球员留洋,很难想象能一直稳坐亚洲霸主的地位。
比阿尔巴尼亚地理课更好的,是同样出线的比利时。该国北方球员热衷闯荡、荷甲,南方靠近法国,球员爱加盟,加上近年来大举入侵英超,终于迎来人才井喷。2007年,比利时的足球排名为世界第71,当时国足排名第76,而如今,欧洲杯预选赛后的最新排名,比利时将登上世界第一。
北爱尔兰——培优课
准确地说,北爱尔兰只是英国的一个地区,类似于咱们的香港,人口更不到香港的三分之一。欧洲杯预选赛上,该队硬是把希腊、芬兰挤出了决赛圈,以小组头名昂首出线。
北爱尔兰队纸面上的实力并不算强,但架不住它有三板斧啊,尤其是前锋拉费尔蒂这把斧头尤其犀利。总共10场比赛,这位效力英超的球员攻进7球,绝杀匈牙利,完胜芬兰、希腊的比赛,都靠他攻城拔寨。
现在的小孩,个个在上培优班,听说就是原来的课外补习班,换了个招牌而已。不管怎么样,培养尖子生大概是没错的,充分挖掘学生特长总是对的。搁在一支球队,就是强化核心球员作用,发挥自身优势。除了北爱尔兰,威尔士也是这么干的,球星相当于威尔士半支球队。波兰的更丧心病狂,预选赛一个人便打进了13粒进球。
再看看中国男足,过去号称中国头球队,虽然不好听,打西亚踢东南亚至少管用啊。现在国足的优势是什么,有什么特色?别说进攻核心了,连主力阵容,主帅佩兰自己都说不清。
英格兰——思想品德课
英格兰队自称“三狮军团”,人称“三喵军团”,别号“欧洲中国队”。欧洲杯门票争夺战中,这只软脚蟹却以10战全胜佳绩,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预选赛之王。前锋,更是乘着东风,加冕英格兰史上第一射手王冠。
虽说在国际大赛中,英格兰队总是雷声大雨点小,上不了台面,预选赛上,该队却极少失手。这一回,英格兰人更是给远在亚洲的国足远亲,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课——我们可以踢不赢强队,但面对弱鸡,一定要有赢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斗志和自信。无论对阵爱沙尼亚、立陶宛,还是圣马力诺,他们说到做到。
千万别以为,欺负鱼腩是项很容易的事业,回想下国足踢中国香港队的平局,那叫一个尴尬。漫长的循环赛,强强对话输了还可以亡羊补牢,但该拿的分,万万不能丢。问题是,遇上卡塔尔,中国队难免缩手缩脚,遇上香港、马尔代夫,中国队又容易毛手毛脚,常常一副再占不到便宜,妹子就要跑了的焦急样。
表哥你就别藏私了,赶快讲讲,撞见弱旅,如何才能做到赢球如把妹,手到擒来?
作为堂堂国足,其实他们也不想总是灰头土脸。
本报记者陈开
(武汉晚报)
评论